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簡單生活單車坊】那玩意兒的 C/P 值高不高啊?







說C/P值怪怪的,也許應該改叫P/C值!

為什麼呢?



因為C = Cost, P = Performance

而一般所謂的C/P值卻是 = Performance / Cost

而這個數值越大越高、被認為是越好!



要讓這個數值大、有兩個方法:

1. 分子 Performance 數值越大越好,也就是功能、表現越多、越強大越好。

2. 分母 Cost 越小越好,白話說就是「越便宜越好」



關於第二點人人都懂,就是付出去的鈔票越少越好,最好不要錢,裡頭還附一張會中頭獎的樂透...!

然而要注意的是,我的一塊錢、跟有錢大爺的一塊錢,數值上相同,但比較意義上可能大不一樣!



而這第一點就很有討論空間了,我個人以為,Performance 如何,取決於以下4 點:

1. 功能表現是不是又多、又強大。

2. 這些功能表現、我用不用得到。

3. 我用不用得出這些功能?(我能發揮、展現那些功能嗎?)

4. 最後一個,我用得爽嗎?



我們以輪組為例子來說明這4個因素:

1. 起步低速表現好不好?中高速續航力、再加速能力好不好?剛性表現好不好?一般行路性好不好?最好是通通都很強、很好!

2. 某個輪組在時速30-50 之間表現極佳,而假如我經常騎的路線是市區、河濱道,那我可能用不到、或是很少用到他的強大功能,那麼它對我而言,可能就不是Performance 好的輪組。
 


3. 考量我的年紀、體力,經驗、與實力,我是不是常常能騎出 30-50 這個速度呢?能不能充份發揮這個輪組的特色呢?如果不行、不能,那麼對我而言,它可能就不是一個Performance 高的輪組。

4. 關於爽不爽,這就牽涉到外觀、顏色、設計、自我感覺等等因素,是非常主觀、心理加權指數極高,而卻又無法量化的。



所以,當我們說某某東西的 C/P 值高不高的時候,應該更加謹慎!

畢竟,術業有專攻!外行人要說內行話的時候,理應更謹慎些,

就譬如雖然小弟我書讀的是MBA in Fiance,但是當我跟一位哈佛經濟學博士車友對話時,那就會像學生向老師請教那般恭謹了!




  • 留言者: 小曾
  • Email: tweigi@pie.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1-11-17 14:38:29
說的太好了..以前年輕時..常常會將"自己認為"的好東西推薦給別人..

後來如黃大哥所說..我"認為"不等於別人也會"認同"..

所以現在有很多朋友問我關於單車的購買資訊時..

我最常回答"我自己的騎車習慣..會覺得如此..但不代表你就會有同樣的感受..如果可以..最好去試試..試過自己的感受最準啦"..

[版主回覆11/21/2011 07:49:39]小曾對朋友的回答100分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