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首此詩出自唐朝南泉普願禪師接化趙州從諗禪師的禪門公案。
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問:「還可趣向否?」泉云:「擬向即乖!」州問:「不擬爭知是道?」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
趙州乃於言下頓悟玄旨,心如朗月。又頌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無門關》第十九則)
趙州向南泉問「道」,南泉答以:平常心。接著又說:「道」無法追尋思問、覺知言傳,只能在生活中自行體會;屆時天地身心、洞然開闊,自有一番境界。
趙州聽了之後,作出上述詩偈,請南泉印證。內容是說春夏秋冬各有美景、如果心中沒有分別、執著,四季何時不是勝況呢?正如同生命中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就像四季更替那樣自然,當我們能將常與無常都不掛在心上時,當下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
現代人怕無聊,總是拼命要找些事情來填補空閒,因為一旦閒下來、不做事、沒說說話,就不知所措!舉例來說,在捷運上頭,我們可以看到年輕小伙子拿著手機、不是講電話、就是打簡訊、玩電玩,其餘的人要嘛聊天、要嘛就是閉目養神,有的是真睡著了、打妄想、夢周公;有的只是閉著眼睛想事情,總之,那個心......,就是閒不下來。
我們都是尋常人,對這樣的生活方式也都習以為常!但是,真正的喜悅,其實是不外求的,是打心裡頭向外透的!
何不試試看,不需要打坐、不需要進禪堂,就是每天找個10分鐘讓心「停止轉動」,慢慢變成習慣,然後,漸漸在行住坐臥中,都能保持「不轉動的心」,您會發現,原來這看似一樣的天地裡、竟然另有一番精彩!
melbourne handyman Counter
- 留言者: 山林鹿
- Email: anecdotal_woody@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04-29 13:24:5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以前在知識懵懂的時候,讀《老子》嘗以為他是「反智」的,
也就是認為道家不去定義一切,則往往會讓一切無法被意義化,
那樣子的文明世界將會回到了一種混沌的境地,
例如:當我們要說要形容「椅子」個東西的時候,
卻只能從反意上著手,即「它不是桌子、不是孩子、不是車子...」
這樣就變成了一種無窮盡的消解符號了!
到了後來,我才漸漸的清晰,原來道家講的不是這種「名相」,
而是「作用」:
也就是說我不管它叫啥東東,它的存在與意義是用來「坐」的,
而坐這個動作會讓腿比較舒服些,至於它用啥材質、名稱、誰設計的,
好像也不那麼重要了!
順此推論,如果在現代,老子會選公路車、登山車?材質是碳纖維、鋼、鋁?
可能會想說...還不如自然地想,當初為啥要買車這個念頭吧!
突然腦海中想起一詞:澄道觀心
(不曉得對不對,出處也忘了!還要查一下思想史)
[版主回覆04/29/2010 13:35:23]
老子並沒有排斥名相、只是不執著名相,這些和佛陀的說法很相近,這也是小乘在中國快速消失的原因!
不要執著名相、因為名相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東西了!
老子可能會選騎牛車,因為他一直習慣騎牛!
- 留言者: 主教
- Email: e26902466@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04-29 12:40:41
[版主回覆04/29/2010 13:04:25]
祖教官您.....嘿嘿嘿!
功德無量啊!
- 留言者: 阿憲
- Email: cheng197628@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04-29 11:30:03
記得剛開始騎車時都是受到組教官慫恿,買一台三千塊的捷安特,就跟組教、鈺文騎到北海岸,當然是慘不忍睹。後來組教、鈺文陸續入手好一點的登山車,跟建偉等人去環島,我因為個人因素無法前往,隔年我也入手登山車,才騎三天就又跟組教等人去挑戰武嶺,結果一路牽車「我前些日子已去雪恥」。當時騎車的心態就是想四處走走四處看看,順便運動健身。後來跟汐止當地車隊汐萬百客一起騎車,便購入有心跳、回轉數的馬錶,每次騎乘都很在意自己成績,一直注視馬錶上的數據。後來前些日子我把車上馬錶拆了,騎車只享受自己與內心的對話,發現反而更輕鬆更自在,有更多時間可欣賞大自然,騎快騎慢全由內心來決定,反而最初騎車那種感覺又回來了。雖跟大哥文章有點不搭,但文章卻讓我想到此事。
[版主回覆04/29/2010 13:03:15]
哈哈!對了、就是那種感覺!
其實我們每天美其名說是在「工作」、辦「正事」,但是心中的雜念、妄想、是分秒不間斷的!偏偏這些念頭、很少是心靈的自我釋放!
輕鬆騎單車就有這個好處,讓我們比較直接地面對外面的環境、大自然,而不是我們心裡面那個的外在環境和大自然。
這是為什麼佛陀和他的大弟子們、能第5百次看花、依然和第一次看的的喜悅一樣!
而我們一般人即使再美麗的地方、旅遊過幾次、便會覺得厭煩!不想再去了!
因為除了第一次,以後再去時、接觸到的已經不是外頭的境界,而是我們心裡頭那個「外在的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