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車器直接影響騎士的安全,卻往往被人所忽略;其實只需要簡單的檢視與保養,就能讓每一次出門騎車都更加安全、無後顧之憂!
※ V夾煞車的保養
(1) 拆開夾器,用食指與大拇指將夾器向內壓,即可將煞車線導管拿起。檢視煞車塊的磨損情形,正確的磨損應平均發生在兩側。若是單側有明顯磨損嚴重,則表示需要調整。
(2) 煞車塊在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後,可能會發生磨損不平均的情況,就可以將較突出的部位修剪掉,讓接觸輪圈的面更平整,煞車會更有效,不過要注意煞車塊的安全線,不可修剪超過安全線;若超過安全線就表示該更新了。
(3) 煞車塊都有明顯的安全線記號或是溝槽來提醒使用者,如果磨到了安全線,或是溝槽磨平了,就表示需要更換。如果還不更換,則可能會使輪圈摩擦到煞車基座或挿銷,除了會傷害到輪圈,還可能會造成危險。
(4) 煞車導線可定時塗上一層薄油,以延長壽命,並減少摩擦,按煞車的手感會更滑順。外管應保持平順,這會影響煞車手感,也可減少摩擦;如果外管破裂應更換,以免水滲入生鏽,並檢查導線是否完整無生鏽。
(5) 煞車夾器上的各個樞軸都可能沾染髒物,應清楚乾淨並上油,轉動會更順暢。
※ V夾煞車的調校
當騎是握緊煞車把手,卻發現即使握到底、甚至碰到車把手,煞車依然沒有作用,對於騎士而言將會相當的危險。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煞車塊本身已有一定程度的摩耗,需將煞車調緊,或是更換新的煞車塊;另一種情況則是煞車導線的拉伸,尤其是新車在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極可能發生,因而造成輪圈與煞車塊的間隙過大。相反的,如果煞車間隙太小,也可能使煞車塊在未按煞車的狀況下和輪圈發生摩擦,當然也需要調整。若是煞車塊位置太高,日久可能磨破輪胎;相反的若太低,則會使煞車塊摩擦面積變小,除了會造成磨損不平均,煞車力道也會降低。此外,若是兩邊煞車塊和輪圈的間隙不同,除了會造成煞車塊磨耗程度不同之外;都需要透過簡單的調整,讓煞車發揮最大的功能。
※ 煞車塊調整
(1) 調整煞車塊位置時,先將煞車塊壓緊貼住輪圈,鬆開固定螺絲,調整上下左右至適當位置,再鎖緊即可。
(2) 兩邊都調整好後,將煞車導線鬆開,並將兩側煞車臂朝輪圈壓緊後再鬆開約2~3㎜,鎖緊導線;預留好的2~3㎜即是兩側煞車塊和輪圈的距離。
(3) 試試看按壓煞車,盡量讓兩側煞車臂作動的幅度一致。如果一側的煞車塊比較貼近輪圈,就將該側的調整螺絲旋緊,煞車線就會往外推;如果放鬆調整螺絲;煞車線就會往內靠。若單邊已調整至極限,就調另一邊螺絲。
※ 煞車把手調整
(1) 如果將煞車把手握到底依然沒有作用,可能是煞車塊本身已有一定程度的磨耗,需將煞車調緊。將煞車把手的第一個調整螺絲旋鬆;第二個螺絲是固定用,調整完第一個螺絲後,需將第二個螺絲螺絲旋緊才能固定。不過由於煞車把手調整的程度有限,若是調到極限仍沒有作用,則應該從夾器調整。
(2) 煞車把手的另一個螺絲用來調整把手得握距,旋緊時握距會變短,放鬆時握距會變長。
※ 煞車塊更換DIY
◎ 一體成型煞車塊更換
(1) 拆開夾器,用食指與大拇指將夾器像內壓,即可將煞車導線拿起。
(2) 以5號六角板手逆時鐘旋轉,即可拆下煞車塊。
(3) 煞車塊上有註名(L)左(R)右,R是與齒盤、飛輪同側,也就是騎乘時車手的右側邊,L是左邊。鎖緊煞車塊之前,還須注意墊片順序,以鎖座為中心,墊片有凹槽部分須向內。將新煞車塊裝上,注意需置於輪圈上下緣中間位置,絕不可以與輪胎碰觸,可先稍微將螺絲鎖住固定,檢視調整位置,再行鎖緊。
(4) 旋轉彈簧螺絲,調整與輪圈間距1~3㎜,須注意不可與輪胎接觸。左右兩片間距須對稱,不可調太緊,以免彈性疲乏。
◎ 嵌入式煞車塊更換
(5) 嵌入式煞車塊得特徵在於基座與煞車塊需用挿銷固定。以(2)的方法將煞車塊拆下後,用尖嘴鉗將插銷拔出即可取下煞車塊。
(6) 把煞車塊順著卡槽推出,換上新的煞車塊。將插銷孔對準,插入挿銷,注意挿銷頭要在上面,避免震動時脫落。鎖上,方式同一體成形煞車塊。
資料來源:單車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