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簡單生活單車坊】克魯曼之「華爾街與馬多夫 都是騙局」



【張佑生譯】 20081220



公認是偉大投資家、慈善家、社會棟樑的馬多夫,被踢爆原來是個騙子,全球為之震驚,其來有自。他被控設下的龐氏騙局,涉及金額高達500億美元,規模大到難以理解。


可以肯定的是我並非唯一明知故問的人:馬多夫的際遇和整體投資業的內情究竟有多少出入?



金融服務業,過去30年在全國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斷擴大,讓這一行的人非常有錢。但是,現在來看,金融業彷彿一直在摧毀價值,而非創造價值。這不光是錢的問題:管理他人財富的人替自己累積的大量財富對整體社會已產生腐敗墮落的結果。


先從他們的薪酬說起。去年,「證券、期貨契約、投資」業員工的平均薪資是其他行業的四倍多。年薪百萬美元沒啥大不了,甚至2,000萬美元也很常見。這30年來,即使一般工作者已經沒有調薪,美國最有錢的一批人收入仍舊暴增,華爾街的高薪是此一差異的主因。


不過金融界的天王巨星理應得到他們的百千萬美元,對吧?未必。華爾街的薪資制度犒賞獲利的跡象毫不吝惜,縱然跡象後來證明是假象。


試想一個假設的例子,一名財務經理人利用大量借貸對客戶資金進行槓桿操作,然後整個投資去買高收益但風險也高的資產,像是成果難料的不動產抵押貸款擔保證券。有一陣子,且說是房市泡沫繼續膨脹的期間,他(幾乎都是男性)獲利頗豐,獎金也多多。接下來,泡沫破滅,他的投資變成有毒廢棄物,他的投資客戶慘虧,但他將保有那些獎金。


好吧,也許我舉的例子並不是假設情況。


那麼,華爾街整體而言的所作所為,和馬多夫搞的騙局又有多大不同?嗯,馬多夫據稱省掉了幾個步驟,不是讓投資人曝險而不自知卻收取高額服務費,而是直接竊取客戶的資金。馬多夫顯然自知是騙子,華爾街卻有許多人還真相信自己說得天花亂墜的那一套。然而,除了在自宅遭軟禁以外,結局不變:財務經理人變有錢,投資人看見自己的錢變不見。


我們現在談的是很多錢。金融業近年來占全美國內生產毛額的8%,30 年前還不到5%。如果多出來的3%是不勞而獲,有可能的確是如此,那我們現在談的是一年4,000億美元的糟蹋、詐欺和濫用。


但是美國「龐氏騙局」時期所付出的成本,無疑不止於直接浪費掉的大錢小錢。


就最赤裸裸的層面而言,華爾街獲益係屬不法所得,並且巧妙地持續腐化政壇,不分朝野。從對於金融詐欺證據增加視而不見的布希政府官員,像是證管會主席考克斯,到至今仍未封閉租稅漏洞,圖利避險基金主管和私募基金業者的民主黨政治人物(哈囉,參議員舒默),有錢能使鬼(政客)推磨。


同時,快速累積個人財富的吸引力多年來讓許多我們最優秀的年輕人投入投資銀行業,而非從事科學、公職和其他行業,這對美國的未來造成多大的傷害?


尤其是,在膨脹的金融業大量賺得的財富,或許應該是「掙得」的財富,減損了我們對現實的判斷力。


想到幾乎每位重要人士都忽略危機逼近的各個警訊。這怎麼可能?例如,才幾年前,葛林斯班怎麼可能宣稱,正是拜衍生性商品所賜,「整個金融體系的復原能力已經更強」?我相信,答案在於人們有一種固有的傾向,把賺很多錢的人,當作偶像崇拜,精英也一樣,想當然認為賺大錢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結果,這就是為何那麼多人相信馬多夫的原因。


現在,當我們概覽受損情況,試圖了解局勢為何變得如此離譜,而且速度這麼快時,答案其實很簡單:我們正在觀看一個步上馬多夫後塵的世界




【2008-12-20 聯合報】










【編譯陳家齊】

馬多夫詐騙案號稱損失金額達500億美元,可能超越世界通訊、恩龍會計醜聞,成為空前的金融詐騙事件。此案直指金融界最不透明的避險基金領域,許多人失去畢生積蓄,勢將引發加強監管的聲浪。


馬多夫的投資管理業務很接近避險基金,但有一個重大差別。一般避險基金是把帳戶開設在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內,即便不受一般監管,也會受到銀行與銀行的會計事務所查核。


馬多夫的資產管理業務,帳戶就開在他自己的證券公司裡面。這筆帳據說鎖在公司獨立的樓層中,只有馬多夫可以查閱。負責馬多夫公司的會計簽證公司只有一個房間大,令人匪夷所思。這種缺乏第三方監管的狀況是此案第一個警訊。


第二個警訊是不合理的長期穩定收益。在類似詐騙案中,行騙者通常用高額收益吸引人不斷投入本金,馬多夫交出的卻是看似穩健、每年平均約10%的獲利。但不管市況如何,無論他投資什麼,每月都提供0%到2%的報酬,這點早就引起許多華爾街人士質疑。


第三個問題是馬多夫很少或根本不能解釋他的投資獲利方法。一位理財顧問回憶說,馬多夫待人親切,但是與他討論會面的機會非常少,且頂多只能談20分鐘。馬多夫說他的投資是「黑盒子」,不能解釋的獲利果然「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最後,以馬多夫長期的高報酬,與管理上百億美元的資產規模來說,他真正執行的投資交易規模小得匪夷所思。


馬多夫聲稱他以投資標準普爾指數的大型股為主。但根據美國證管會資料,馬多夫持有的股票最高峰時也僅有8.71億美元,今年第三季更跌至1.28億美元。這樣的投資規模難以想像能為170億美元的資產帶來每年10%收益。



【2008-12-1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