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V夾是輕量化的最佳選擇,但碟煞的輕鬆手感卻是V夾所望塵莫及,當然也不能忽略兩者之間的價差;煞車該如何選擇?兩者有何差異?你適合那一種?以下將為您好好介紹一下。
V夾平價易維修
  V夾的普及率甚高,從高級精品到大賣場成車都能見到他的身影;當然,一分錢一分貨,不論是握感或調整精密度都有相當大的落差。不可否認,在目前碟煞當道的潮流中,用V夾似乎讓人感覺不夠高級,但其好調整、替換簡易的便利性以及出遊時那種「安全感」,像是不需時時擔心運送碰撞、擠壓所造成的偏擺問題(單就煞車的部分),還是讓許多車友無法割捨。此外,長途旅行時不論線材、煞車皮都可輕鬆攜帶,且僅需基本工具即可替換、檢修,這點是碟煞目前所做不到的。
  噪音是V夾常見的問題,除了材質問題較無法解決外,只要幾個小動作就能把惱人的噪音問題解決,輕量化的特色成為眾多「單車輕量愛好者」的必選配件。然而V夾的煞車皮磨損較快,尤其雨天的磨損更為驚人!雨天騎乘時的煞車效果也大打折扣,面對爛泥更無招架之力,對於輪圈煞車邊的傷害也不小;但就這點和碟煞比較起來,輪圈的費用(含工資)比起碟煞的替換可就貴上幾倍囉!
※      V夾、碟煞比一比
傳統V夾與當到的碟煞有何差異?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系統
| 
功能評比 | 
V型夾器 | 
油壓碟煞 | 
| 
售價 | 
較低 | 
較高 | 
| 
重量 | 
較輕 | 
較重 | 
| 
煞車感 | 
回彈佳、煞車手感回饋明確 | 
較省力、煞車手感較模糊 | 
| 
耐候性 | 
遇雨時煞車手感較差 | 
較無影響;偶有過熱問題 | 
| 
噪音排除 | 
可由調整技術或更換材質改善;效果明顯 | 
較易因共鳴、氣候、溫度而產生噪音問題;較難改善 | 
| 
技術層面 | 
技術普遍、簡單 | 
尚不普遍、技術層面較高 | 
| 
耗材費用 | 
便宜(約400~600元不等) | 
較貴(約900~1400元不等) | 
| 
零件磨損 | 
線路、煞車皮、輪圈磨損較大 | 
來令片、碟盤較持久 | 
| 
運送簡易度 | 
較佳、可靠、安裝簡單 | 
碟盤、卡鉗需特別保護 | 
| 
維修簡易度 | 
清潔簡單、磨損可辨識、線材更換容易、快速 | 
需注重清潔、磨損需拆解檢視、煞車由替換較費時 | 
碟煞亮眼握感佳
  放眼望去,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中、高及車款無不把「碟煞」列為標準配備,只要輪子上安裝兩片「閃亮亮」得碟盤,整車價值就顯得特別高級。
  目前碟煞的發展,不論是重量的減輕、個性化的改裝配件、更簡便的調整技術及逐年下降的價位,都讓許多車友忍不住想添購一組。此外,柔順省力的煞車讓騎士更能專注於路面,不必為了拉住煞車線而手指酸麻;下雨天騎乘不在擔心煞車效果,滿市爛妮的惡劣路況也不成問題!
  但碟煞的照顧可不是一件輕鬆事,要注意不能受擠壓,要避開大石碰撞,還要經常保持碟盤清潔;「我的碟盤會不會歪掉啊?」如果出遊時心中一直掛念著碟盤,相信心情是不會太開心的,但位於卡鉗內的來令片總讓人不易檢視磨損情形。最讓人擔心的是莫過於騎乘途中遇到漏油、煞車失效、卡鉗鎖死等重大問題!那絕對不是「用腳煞車」或是「煞車放掉」就能輕易解決的問題。
機械碟煞也不賴
  油壓式碟煞雖然手感較佳,但對於習慣出走山林的「林道族」而言,也許會擔心一個不注意,若碟煞出現橡膠老化、漏油、過熱膨脹這些麻煩的問題,輕者影響行程、推車走路,如果因此受困山林,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除了油壓式碟煞之外,其實還有「機械式碟煞」可供選擇。機械式碟煞基本上是油煞車把手加碟盤及卡鉗組合而成,不但綜合了「V夾」及「碟煞」的優點,油壓煞車的漏油隱憂與V型夾器的輪圈磨損更是得到了解決!雖然出門時依然要注意保護碟盤,但仍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      適合哪種消費者
 到底該選擇碟煞好?還是V夾好?車友們又是如何選擇的呢?
V夾族群:
初學者:簡單好保養、調整容易、耗材便宜,絕對讓初學者得心應手。
旅行者:拆裝方便、組裝迅速、維修簡單、最適合旅行時使用。
輕量狂:重量輕巧、價格適中、選擇V夾,絕對能夠減輕不少重量。
塞車手:故障率低、維修迅速,因此許多塞車手仍是V夾的愛好者。
碟煞族群:
視覺系:強調外觀與眾不同、視覺代表一切,碟煞的魅力絕對無法擋。
比級數:裝備等級輸人不輸陣!最好的、最貴的都是碟煞第一。
手感派:想要煞車手感輕鬆自在、省力輕巧、煞車力量柔順,唯有碟煞。
下坡狂:長時間劇烈下坡,唯有碟煞才能確保煞車效果始終如一。
資料來源:單車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